close

昨,和來台北上課的pict吃飯,
我們是從1997年認識至今的大學夥伴,
一路走來,越來越珍惜這樣的友情,
even just a few hours...

陪著pict買高鐵車票時我問他滿意現在的人生嗎?
pict稍稍思索後回答"滿意",接著我問他快樂嗎?
他說:"快樂",
這兩個我始終很難輕易回答的問題對pict來說像空氣一樣自然,真好!
走向買票櫃台的路上我問他現在有覺得遺憾的地方嗎?
花了稍長的時間他回答:如果有所謂的遺憾,可能是沒有能一起出遊的伴吧!
(sorry,我沒有立即說出:那麼下次我們可以一起出去玩,
pict,因為獨自旅行對我是重要的)
在不算短的排隊人龍裡我又問:"那羨慕呢?你會時常羨慕別人嗎?"
這次,花了更長的時間思考,pict說:"那些有夢想的人讓他覺得羨慕,像我。"
"即使沒有完成也羨慕?!"我問。
"對,只要有持續在做,就算沒有實現也令我羨慕。"pict說。

最近常去瀏覽之前以"百吻"行動大受矚目的楊雅晴部落格,
剛剛看完也頗受好評的電影"美味關係",
關係,首先楊雅晴和Julia都到了法國,這肯定提高了我的興趣,
然而更重要的是,楊雅晴和Julie都完成了對她們的"人生"很大程度帶來力量的舉動,
而且是有主題的舉動!

Frankly, 我很羨慕,也為此思考了許多天,
夢想,是拿來實現的,
首先,這裡的"實現",是個持續性的動作,指涉的不緊緊只是最後完成的動作而已,
再者,夢的成型,不分大小。
在腦裡產生一個念頭,而這個念頭帶有馬力,不做不行,不行不做,
它帶著身體起身、行動,引領著生活的前進方向,
夢想分配、調整、規劃著生活,
一步一步,因為看到進步和實現的可能性而感到開心。

但以前的我卻往往不容易因而開心,反倒時常沮喪,
因為背過即忘的單字低潮、
因為法文班同學的程度更好而焦慮、
因為不斷重定卻不停delay的進度而煩躁而不安、
如同Julie被牛凍擊垮,因塞雞肉內餡而崩潰...

季節轉換的午后陽光不帶炙熱地灑進房間,
回想楊雅晴面對網友不帶情面的猛烈批評時的反應,
雖然我也同樣羨慕著這個能到夢想之都求學的女孩,
雖然我也不怎麼認同她稱親吻異國男性為"藝術"的想法,
但她做了,而且她因而開心而感到滿足,
她說要親然後就逐夢踏實的一個接著一個去親了,
她說要出書,然後就在半年後回到台灣出了書還上了電視,
她說想上康熙來了,然後也如夢成真地去了~

而這之中最讓我欽羨或說欣賞的,
是一篇篇文章裡透露的對於"我"的確認,
透過築夢的舉動而形塑的樣貌清晰的自我,
這個自我充滿著自信、能量、將"可能性"(possible)化為"可能"(probable)再化為"能"(able)的肯定...
與其說是她得到的注目,
更讓我想擁有的是這些不停在內在產生的something...

我常常坐在房裡,
盯著別人的部落格、看著電視,
不停想著,其實我也可以,但
為什麼我還在這裡?!
nobody knows me, nothing big happens...

現在的我,
把法語視為聖典,甚至是除了家人和K外的一切,
某天一個念頭閃過,
就算是我的母語中文,就算是學了一二十年的英文,
也不是每個字彙都懂,也沒辦法100%理解電影、新聞,
所以,重點不在那些還沒學會的,而是這些已經記下的,
其實我一直在做,而且我一天比一天進步,
而這個法文越來越進步的我也伴生著一個更美好的我。

Julie視完成書裡的每一道料理為夢想,
最後,就算得知Julia可能不認同自己的做法仍堅持且如期完成,
也不去追問Julia真正的想法,因為
只是開端,
只是讓內在混亂稀疏的能量集中的吸引力,
然後她演出了平行於Julia人生外的自己的人生,
the life totally without "real" Julia.

以前常怨為什麼讀外文系的我沒辦法出國,
但我現在明白,
這幾年經歷了研究所、感情、家庭、工作的劇烈twist,
沒有任何一個時間點比現在更適合出國,
如果是大學時的我,傻子一個,一切懵懂未開,
研究所時的我,甚麼都想抓肯定甚麼都抓不住,
工作前幾年的我,個性猛烈,衝動壞事,
therefore,不會有任何一個時刻的我比現在更釋懷、更真誠、更珍惜...

DELF,加油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TTY 的頭像
    BETTY

    瘋狂阿貝:無論如何都要做個愛與夢想的偏執狂

   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